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一路向南,拾级而上:校址的变迁与规模的扩大
作者:阿进录

青海民族大学自19491212日创建以来,校址几度变迁,规模成倍增长,校园越来越美,发展势头良好。而且,校园始终沿着一条中轴线一路向南,拾级而上,不断扩建,书写了接续奋进的激昂篇章。此前,老领导马诚院长写过一篇回忆文章《青海民族大学校址的变迁》,从亲历者的视角,对校址变迁作了非常重要的记载,可惜只写到20世纪80年代。在75年校庆到来之际,现不揣浅陋,在学习马诚院长文章的基础上,将校址变迁和规模扩大的最新情况作一梳理和记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导。

 

东挪西借:初创期的不易(1949.12—1951.11)

 

图为青干班校门(旧国立西宁师范学校)

 

19491212日,根据毛主席的重要批示,青海省青年干部训练班正式创办,成为青海民族大学的历史源头。当时,因为筹建时间只有两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要求急,来不及建好自己的校园。于是,采用“借鸡下蛋”的方法,借用了西宁市西门外安西堡的“旧国立西宁师范学校”校址办学。当时,“西宁师范学校”本身还在办学,所以只是借用了其中的一排教室,一排宿舍,以及办公室、食堂等基本用房。1950年初,根据工作需要,省委决定“青干班”扩大招生规模,并更名为“青海省人民公学”。于是,借用的“西宁师范学校”校舍根本就满足不了新的办学要求。在当时大规模基建尚未开始,房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省委将城内红望楼(原西宁教师进修学院校址)、宏觉寺街原“西宁中学”(西宁五中)安排给学校办学,195038日起学校就迁到了新校区上课。这样借用别人的地方办学的时间大概延续了近2年。

 

湟水北岸:属于自己的第一个校区(1951.11—1958.8)

 

在借用校园办学过程中,学校也加紧建设自己的校园,最终于195111月举校迁入真正属于自己的中庄校区。

省委、省政府对人民公学和民族公学的关怀支持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支持校园建设。当时,校址确定在背山面水、风光绮丽、青杨夹道、流水纵横的湟水北岸中庄附近,初步规划占地300多亩,一期占地160亩。从19508月起,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到校园建设当中,他们背砖运灰、打夯平土、砌墙盖屋、绿化校园,至195111月,一所简朴清雅的校园初步建成,全校师生从借用的校址迁入属于自己的美丽校园。之后又陆续扩建。    

 


 图为湟水北岸的中庄校区

 

据校友回忆,民族公学大门门梁呈拱形状,两侧有小门,组成一主两辅的大门结构。门梁居中横排书写着青海省民族公学的名称,上面书写着藏文校名,下面书写着蒙古文校名,这种校名书写风格保留至今。校园围墙白灰粉刷,古朴肃静,典雅庄重。进入校门正对的是八角亭,亭后是一个兼作礼堂的餐厅,西面是教室和学生宿舍,东边是办公室和教工宿舍,全部是平房。校园靠北山脚下是操场。校内标志性建筑是正对校门的八角亭,是一座具有浓郁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亭子,外观结构玲珑,轮廓典雅,造型独特,彩绘鲜艳,檐角起翘,门窗精巧;室内面积近100平方米,可以开小会、办舞会、搞展览,功能多样,利用率高。校门外靠西不远处是与省委党校合建的礼堂——“团结堂”。

 

过渡搬迁:为青藏铁路建设让路(1958.8—1960.11)

 

1958年国家建设青藏铁路(兰宁段),学校刚好在铁路线上,需要整体搬迁。省上非常关心学校的搬迁,批准了专门的经费和用地。在选择新校址和搬迁过程中,上级部门和有关领导非常关心,他们协同学校领导先后赴西宁市西郊、南川、东川等地选择校址。经反复研究、认真勘察,最终决定在中庄校区一水之隔的湟水南岸曹家寨新建校园。从选址到建成,至少需要两年时间,期间需要过渡性搬迁。于是,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安排,学校临时分散性搬迁到位于曹家寨的粮食干校和位于树林巷的银行学校、外贸学校办学。

195889日,校党委向全校师生作了搬迁动员,并提出“不花国家一分钱,靠自己劳动搬迁学校”的号召,全校师生热烈响应,克服困难,仅仅用了9天时间便全部搬迁到位。822日,学校举行搬迁劳动表彰大会,受表彰人数达到5%

当时鉴于原三校不在一处,学校整个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只能分散进行。校党委、行政机关和本科专业班等都设在原曹家寨粮食干校,干训部、民族语文部等教学单位暂住原树林巷银行学校和外贸学校。当时的环境和教学条件虽然比较艰苦,但各族师生发扬团结友爱、艰苦创业的精神,因陋就简,克服种种困难,保证了各专业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过渡期结束后,树林巷银行学校和外贸学校的校园重新还给了原单位,而位于曹家寨的粮食干校正式划给了学校,成为后来的预科和附中校区。这个校区一直办学到2018年,经省政府研究,通过置换方式,整体划给了西宁市。日前,自己到这块整整办学60年的老校区找寻旧迹,发现已经彻底拆迁,找不到一丁点曾经办学的痕迹。

 

东序校区:学校的根脉所在(1958.8)

 

19588月开始,学校就在曹家寨开启了紧张的校园建设工作。根据当时的办学实际,首先着重解决学生宿舍和部分教职工的住房、仓库、食堂等问题。经过近两年的努力,至196011月,先后建起了仓库、食堂、礼堂、学生宿舍和部分教职工居住的两栋二层宿舍楼。校党委及行政机关搬至新校址,暂将学生宿舍楼的部分房间作为办公室使用。接着,本科专业、图书馆、医务室和部分教职工也相继搬迁过来。后来,干训部、民族语文两个教学单位也搬入新校址。但因教学班次猛增,原用作教室的房间已无法满足需要,只好架起帐篷作教室使用。各族师生不畏艰苦,努力工作,刻苦学习,在简陋、低矮的帐篷里,共同奏响向科学文化进军的号角。

 


图为东序校区校门

 

当时,上级给学校划定的校园面积比较大,大约有500多亩,但一开始建筑少,近一半土地闲置。1961年,中央要求全国各单位将闲置的土地临时交给农民耕种,所以近一半的土地让曹家寨村民临时耕种,可是时间一长,就被村民占用,再也难以收回。所以实际上东序校区的校园面积只有237亩左右。

就在这块土地上,从60年代起,陆陆续续建成主教学楼(英华楼)、办公楼和教研楼、综合教学楼(鸿文楼)、图书馆、西14号学生宿舍、教职工住宅、食堂、校医院、磐石广场等基础设施,基本满足了当时办学的需要。

1999年扩招以后,办学空间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为此,从200111月起,学校领导积极向上级部门提出校园扩建的请求。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原校区基础上向南征得167亩土地,加上原来的237亩土地,这个校区总面积达到404亩。

在新征土地上,从2005年之后,先后建成弘毅楼(办公楼)、小岛文体馆、标准化运动场、藏学楼、民族团结林等教学、办公和生活设施,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目前,这个校区成为各校区中建设时间最久、建筑体量最大、建筑风格最多样、绿化效果最好、最能呈现办学底蕴的校区,也是校友记忆最深的校区。

该校区(八一中路3号)被命名为东序校区。因为,以地理方位而言,该校区位于我校各校区之东,也位于青海高校之最东部。东序相传为夏代的大学,后来作为国学的通称、学校的通称。以此命名,表明它是我校各校区乃至青海省高校中建立最早的校区,渊源有自,发展恒久。

 

规模消长:省内院校的合并与分离(1962—1964)

 

19621016日,中共青海省委转发经国务院820日批准的省文教厅精减小组《关于四所高等学校调整、精减的安排意见》。《意见》提出“根据中央批发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调整教育事业和精减学校教职工的报告》,坚决从当前经济形势出发,适当照顾今后的需要,本着‘办少些,办好些’的精神,我省的四所高等学校,只保留青海民族学院,其他三所停办,师范学院的中文、政教数学、物理、化学5个系,医学院的医疗系和农牧学院的畜牧兽医系并入民院。”至此,1958年后先后成立的所谓“八大院校”(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学院、青海师范学院、青海工学院、青海农学院、青海医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青海财经学院)之名已不复存在,全省只有一所高等学校,即青海民族学院。

这次调整旨在集中力量,加强领导,保证质量。实际上只易名而实不变,因为客观上各校在原址办学,无法实现统一领导,而且多校区办学,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办学成本。

调整后的青海民族学院不到两年时间,工作还未完全纳入正常轨道,又开始了新的调整。这次调整是学校成立以来的又一次重大变化,原“医疗系”“畜牧兽医系”和“师范部”又分别恢复为原来的“青海医学院”“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和“青海师范学院”,并把青海民族学院原有的政教、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等系和专业均并入青海师范学院,只将原藏文系暂留在民族学院。

所以,这两年的合并中,学校口惠而实不至,只得到全省唯一大学的虚名,校园面积名义上快速增长,而在分开办学时,校园面积又回到了原来的数字,还把很多专业、师资、图书、实验仪器划给了其他学校,这对学校的办学造成了很大损失。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当时的青海民族学院如同教育母机一样,孵化和援建了省内其他高校的建设。

 

西昆校区:青海师专的并入(2001)

 

20011月,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整建制并入青海民族大学,成为学校西昆校区。该校区与东序校区距离不到一公里,占地124.63亩,建筑面积99135.54平方米。

 


图为西昆校区

 

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1950年起先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教育训练班”“青海师资训练班”“青海速成师范学校”“青海初级师范学校”“西宁师范学校”“青海第一师范学校”“西宁十五中”“红一师”“西宁师范学校”等办学阶段, 19781228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定名为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当时,设有中文系、政史系、英语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工业管理系、经济贸易系、基础部,以培养初中师资和适应经济发展的实用性人才为主。

合并后根据办学实际,学校不断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在该校区先后安排外国语学院、计算机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艺术系等院系办学。从2019年起,该校区以预科教育和附属中学教育为主。

目前,该校区共建有预科综合教学实验大楼、附属中学教学楼、附属中学音体实训综合楼、食堂、运动场、学生宿舍等教学生活设施。

该校区(八一中路72号)被命名为西昆校区。因为,以地理方位而言,该校区处于学校西边。西昆相传为古代帝王藏书之处。《文苑英华》卷564唐.上官仪《为朝臣贺凉州瑞石表》:“历览皇猶,稽河图于东序;详观帝箓,披册府于西昆。”东序、西昆皆寓文明昌盛之地。

 

博雅校区:西宁铁路司机学校的并入(2005)

 

2005年,根据国务院关于中央企业分离社会职能工作的要求,经青海省人民政府与铁道部协商,西宁铁路司机学校由青藏铁路公司移交青海民族大学,成为青海民族大学博雅校区。该校区占地55.39亩,建筑面积38529平方米。另外,在格尔木还有24亩校园。博雅校区与文实校区一条马路之隔,通过地下通道将两个校区连在一起。

西宁铁路司机学校创建于1975年,1993年被评为青海省重点技工学校,主要承担铁路中级技术工人的培养教育,同时开展铁路职工的各类培训,是一所集技术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机构。

合并后,学校将该校区作为职教校区,成立了“职业技术学院”“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后来,根据学科布局优化调整的需要,学校又将该校区作为工科校区进行规划建设,先后建成3栋综合教学实验大楼和2栋学生公寓,安排计算机学院、药学院、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等教学科研机构在此办学。

 


图为博雅校区

 

该校区(曹二路52号)被命名为博雅校区。博雅指学识渊博,品行雅正,出自《后汉书·杜林传》“博雅多通,称为任职相。”“博雅”也取自我国最早的百科词典《博雅》(《广雅》)的名称。此校区工科学院集中,以博雅命名,旨在体现学校多学科交叉、文理工交融的“新工科”建设理念,体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要求,强调我们要培养适应未来新兴产业和新经济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人文素养强,学识渊博、品行端正的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文实校区:学校迈入新时代的标志(2012)

 

2008年前后,学校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是更名,这是大的时代形势所需,也是学校加快自身发展的有利契机。而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之一是校园面积要达标,一般要求生均一分地,按当时万人规模计算,校园面积应该达到1000亩,而实际上当时只有682.25 亩,离国家要求还有差距。刚好,学校周边还有 380 多亩空地(本来属于自己的土地,1961年被村民占用),与东序校区相连,是理想的可征之地。

 


 图为文实校区

 

为此,经过学校领导多次向上级反映,很快就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

20081210日,省政府“青海教育园区建设有关问题专题会议”决定,西宁市有关部门要从支持学校发展的角度积极做好协调工作,为学校预留和征用380亩用地。2009116日,“西宁市政府城建领导小组专题会议”明确将东川工业园区以西约380亩土地规划给学校作为教育用地。

从列入规划到实际征用,中间还有一个漫长而极其复杂的征用过程。为了征到这块地,时任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及基建、规划部门的同志,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他们上至省领导、西宁市领导和市国土局长、市规划局长、城东区委书记和区长,下到乐家湾镇和曹家寨村干部,几乎找遍了所有需要找的人,而且找了无数次,苦口婆心,请求支持。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3年多的艰辛努力,最终在2012年征到了这块与东序校区连成一片的350亩土地,使校园面积超过1000亩,达到了教育部对大学校园面积的要求,也为学校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后来,由于西宁城市道路——夏都大道刚好要从新征土地穿过,就把本来完整的东序校区分成了两半:东序校区和文实校区,而且还占去了15亩左右土地,使文实校区面积缩减到335亩。为了两个校区之间通行方便,20173月建成连接两个校区的地下通道(文化走廊)。

在文实校区,先后建成了进德楼、修业楼两座教学实验大楼,45370个床位的白杨公寓,教学办公综合大楼文实楼,学生综合服务中心大楼,芳华楼和致用楼,还有教师公寓、餐厅、浴室、锅炉房、超市、地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建成了润泽园、春晖广场,学生的学习、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成为全校最具现代气息的一个校区。

该校区(夏都大街78号)被命名为文实校区,是因为该校区有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文实楼。文实楼又以我校已故著名学者李文实先生名字命名,旨在激励广大教师像李文实先生一样追求高深学问和高尚师德,激励广大学生成为文实相符、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南山校区: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新校区(2021)

 

20171227日,在省政府“2018年教育重点项目建设专题会议纪要”中,鉴于青海民族大学办学的重要性和校区碎片化的实际,决定在置换青海民族大学预科校区(曹四路)46亩土地用于西宁市教育布局优化提升工程基础上,在离青海民族大学东序校区向南一公里处(隔两条马路)新征440亩左右土地用于学校改扩建工作,其中390亩作为建设用地,剩余50亩土地作为永久性城市绿地公园,由西宁市政府和青海民族大学共同建设使用。

 


图为南山校区

 

根据会议纪要精神,时任书记、校长、分管副校长及基建、规划部门的同志,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协调和努力,最终于2021年征到440亩土地。

此后,学校高起点制定南山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并分步推进建设工作。截至20244月,初步建成或正在建设青海民族大学藏汉双语旅游、高原环境与生态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青海民族大学工程技术研发教学综合楼建设项目,学生公寓建设项目,南山校区一期能源中心、土方平衡等项目,南山校区总图工程建设项目,南山校区1号食堂建设项目。

该校区(南山东路15号)被命名为南山校区。以地理方位而言,该校区处于学校最南边,且在西宁市南山脚下,名从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山”特指终南山,是文化的高地。《诗经》“节彼南山,维石岩岩”,比喻高山伟岸的样子。以南山命名校区,也寓意学校成为文明昌盛的高地。

 

 

 

目前,青海民族大学共有东序(八一中路3号)、西昆(八一中路72号)、南山(南山东路15号)、博雅(曹二路52号)、文实(夏都大街78号)五个校区,加上教职工住宅小区,总占地面积1404亩。一方面,校区分散增加了办学成本,但好在各校区之间距离很近,特别是东序、文实、南山三个主要校区从北向南,始终围绕一条中轴线一路延伸,形成了次第抬升、接续奋进的格局。学校也根据校区实际和现有学科设置状况,将不同学科科学合理地安排在相应校区,实现了校区功能的合理定位。可以说,东序校区更多体现民大的历史,文实校区更多展示学校的现在,南山校区则代表学校发展的未来,博雅、西昆校区则彰显了学校的特色。

与此同时,学校加强综合管理服务和绿化美化工作,先后建成润泽园、丁香园、牡丹园、芍药园、月季园、海棠园、荷花塘、磐石广场、民族团结林等高品位绿化景点和游步道、休闲区和草坪,形成了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冬有景的校园小环境,成为青藏高原上难得的“园林化、生态化、景观化、人文化”的绿色校园,受到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积极评价。

 


 鸟瞰民大

 

回顾总结学校75年来校址的变迁史和规模的扩展史,我们深刻感受到:民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关怀史。每一次校址的变迁与征地、扩建,无不体现出上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这些来自党和政府的关怀关爱和坚定支持,是办好学校的关键,需要我们每一位师生感恩于怀。民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传承史。校址的变迁和规模的扩大,最直观体现出学校历史的传承。从最初160亩地到现在1400多亩土地,从1960年代的旧建筑到现代化的新建筑,体现的是一代代民大人前赴后继、接续奋斗的光辉历程,需要我们每一位师生永远铭记。民大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奋进史。校园面积与日俱增,校园建筑越来越多,学习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体现的是学校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积少成多的成长过程,反映出青海高等教育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也激励我们每位师生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状态,继续把学校办好。民大的发展史更是一部担当史。征地、扩建等工作都是极其艰辛的工作,需要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担当精神,而历届校领导和师生以懂民大、爱民大、兴民大的担当精神和爱校情怀,坚守初心使命,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一心,全力推进学校的发展和建设,这种担当精神始终是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620次访问,全刊已有338554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