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捧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心得体会
作者:阿进录

青年是一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走好青年阶段的道路,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人的一生成长极其重要。古今中外无数仁人志士的奋斗经历反复证明了这个道理。捧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陕北梁家河度过的七年艰苦知青岁月,领略他从英俊少年成长为人民领袖走过的人生历程,体会他扎根中国最基层的农村经受的种种生活磨练,感悟他爱学习、能吃苦、存仁心、有理想等可贵品格,不知不觉被一股苦涩、感动和敬佩之情所感染。掩卷沉思,习近平总书记那清瘦、和善、睿智、奋进的青年形象活灵活现地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我愿把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爱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

 

爱学习是青年习近平的显著特点。

青年习近平爱学习到了痴迷的地步。荀子在《劝学篇》里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就是勤奋学习的道理。自古以来,关于勤学有废寝忘食、焚膏继晷、夜以继日等成语,讲的都是如何珍惜时间和学习应有的执着态度。曾国藩说:“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青年习近平的勤学态度和有恒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说服力的成功范例。从书中很多人的回忆中我们了解到,习近平插队下乡,随身带去的是两个特别沉的箱子,里面装的全是书。他热爱读书,“痴迷”读书,每时每刻都在汲取知识,炕沿上、铺盖上、枕边上,全都是书。他每天下地干活回来,吃完饭就看书,到了晚上,他就点一盏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乎乎的。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每天都要看到大半夜,困得实在睁不开眼时才睡觉。有时候上山干活,他也在兜里装上一本书,中间休息的时候,他就拿出来看。有时他在山上放羊,把羊赶到山坡上去吃草,自己就坐在地上读书。每次去延川县城时,也总是背着鼓鼓囊囊的一挎包书,随时随地想尽办法找书、看书。为了找到歌德的《浮士德》,他不辞辛苦跑了30多里路才借到手。有一次,他去峨眉山、都江堰、二郎庙的时候,凡是看到那里门上的好对联,他都认真地抄下来,然后细细品味。从很多人的深情回忆中,我们仿佛清晰地看到了青年习近平求知若渴、持之以恒、惜时如金的身影。记得曾国藩在写给诸弟的家书中说:“虽极忙,亦需了本日功课,不以昨日耽搁而今日补做,不以明日有事而今日预做。诸弟若能有恒如此,则虽四弟中等之资,亦当有所成就,况六弟、九弟上等之资乎”。这里其实强调的是一种自律精神。自律指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自觉遵循法度,严格要求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在梁家河,青年习近平很容易受到严酷环境的制约和干扰,从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但事实上,他年纪虽小,就有强大的自律能力,能够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始终做到不急不躁、不慌不忙,该干活干活、该读书读书,这种从容、这种坚韧、这种任随“云卷云舒、花开花落”的淡定,是最令人感佩的地方。我们常说,胸有大志的人,往往是一个很自律的人,青年习近平就是这样一位严格自律的典范,而一个高度自律的人,往往没有做不成的事。并且,年轻时候的广泛阅读、刻苦学习不光是储备知识、增长见识,更重要的是养成一种好学乐学的习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这正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的精神力量。青年习近平也十分爱惜书。据雷平生回忆:“我下乡所带的那些书,在离开梁家河时基本都留给了他。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他依然保存着。那些有关军事和历史方面的书,依旧静静地保存在他的书架上,只是陈旧了许多。”这些书都留下了青年习近平的青春印记,也必定是他藏书中最宝贵的一部分。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讲话中指出:“学习需要沉下心来,贵在持之以恒,重在学懂弄通,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不求甚解。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成千里。”这既是他对全党同志的殷切期望,更是他自身好学上进、严格自律精神的真实写照。

青年习近平学习内容可谓包罗万象。他的读书面非常广,中国的、外国的,古代的、现代的,哲学的、历史的、文学的、军事的、自然科学的,尤其是政治理论方面的书籍,他涉猎最多。青年习近平在插队期间很认真地阅读了马列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研读了中外史学著作谢缅诺夫的《中世纪史》和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以及《史记选》《汉书选》《后汉书选》《三国志》,阅读了中外文学经典《离骚》《古诗源》《李白诗选》《三曹诗选》以及《静静的顿河》《战争与和平》《悲惨世界》《鲁迅全集》,还读了大量的军事和国际政治著作,如《战争论》《毛泽东军事文选》《罗斯福见闻秘录》等等。他不光大量阅读原著,还将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人深入交流、探讨、切磋,形成了自己立体、全面、系统的观点,也为自己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发表了大量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切都是有根源、有基础、有背景的,都以青年时代的博览群书为底色的。他特别喜欢读古典诗词,在读得兴奋的时候,就跑到院子里面大声朗诵,有时候在山上劳动的时候也会朗诵,李白的《将进酒》等诗词都能背诵下来。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反映出他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201410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自己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我们确信,青年时期的阅读,对习近平总书记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高尚的品格、高雅的情趣以及高度的文化自信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说明,读书学习对青年人成长的重要意义,尤其对于容易犯浮躁毛病的当代青年而言,青年习近平无疑是刻苦读书、勤奋学习的最好榜样。青年习近平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向实践学习,善于向人民群众学习,善于读无字的书。据村民王宪平回忆,青年习近平也经常问他一些农活方面的事情,比如怎么锄地、怎么耕地,怎么翻土,怎么赶牲口,什么样的地适合种什么样的作物,什么样的土质爱长什么等等。正因为不耻下问,青年习近平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用习近平总书记自己的话说,就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我获益终生的东西”。

青年习近平注重学习、思考、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工作本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青年习近平在村民眼中,不只是一个爱学习的好青年,而且是一个话不多、爱思考的好后生,而且他所思考的都是老百姓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他特别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紧紧围绕百姓的需求去反复思考,并付诸实践。他曾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点、打大口井、发展沼气,这些都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学转化为实践的具体体现。梁家河因为植被稀疏,村里的燃料是一个老大难问题。197418日《人民日报》介绍了四川推广沼气的报道后,引起他的关注和兴趣,产生了到四川学习办沼气的想法。后来,他两次到四川学习经验。经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梁家河等3个村子3个月就实现了85%90%的沼气化,解决了绝大部分村民沼气做饭、点灯的问题,其中习近平担任大队支部书记的梁家河村效果最好。从此以后,沼气得到大面积普及,解决了困扰这个地区多年的燃料不足问题。这件看似小事,但在百姓眼里却是大事。青年习近平始终把群众的困难当做大事,把所学所思转化为解决实际困难的办法,这不只反映了一个学风问题,也体现了青年习近平知行合一、实干兴邦的人生理想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的民本思想。青年习近平还在村里办“青年夜校试点”,成为县上的试点。每天给二三十个年轻人讲课、识字,还教唱歌跳舞。

“腹有诗书气自华”。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下乡插队期间,没有虚度年华,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始终坚持刻苦读书,深入思考,积极实践,并在持之以恒的学习思考实践中,积淀了丰厚的文化知识,锻炼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开拓了广阔的胸襟视野,培养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每发一文,不论长短,总是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充满自信,给人以启迪,让人爱不释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真挚的情怀、雄辩的逻辑、磅礴的气势、洋溢的才华、自信的风度,体现了一种大思想、大见识、大格局、大情怀,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多年磨一剑的水到渠成,也是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勤学苦读的必然结果。

 

能吃苦,千磨万击还坚韧

 

能吃苦,是青年习近平留给我最深的印象。

小小年纪,吃得了非常人之苦。青年习近平19691月来到了梁家河插队落户,一去就是7年,成为年龄最小、去的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15岁的年纪,离开父母,离开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条件最为艰苦的农村,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有人说,陕北很苦、延安更苦、延川极苦、梁家河最苦,充分说明了梁家河的状况。但从坐火车离开北京的那一刻,就显示出青年习近平坚毅的性格。同行的知青回忆说:“他站在车厢里,没有流泪,只是长时间凝视着他的姐姐”。习近平总书记自己回忆时也说:“离开京城,投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遭遇的又是不信任的眼光,年仅15岁的我,最初感到十分的孤独。但我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自己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于是,我真诚地去和乡亲们打成一片,自觉接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几年中,我过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

来到农村,首先要适应农村的生活。包括跳蚤、上厕所、洗澡等城里人不可思议的问题接踵而来,考验着一个人的忍耐力。最初,跳蚤咬的青年习近平浑身红肿,看上去吓人,持续了一年多就适应了;厕所是露天旱厕,冬天冷,冻屁股,夏天苍蝇蚊子骚扰不断;洗澡也是入乡随俗,青年习近平一一克服了,适应了,习惯了。吃饭问题更是对人的考验。不是吃的好不好的问题,而是饱不饱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下乡知青。尤其对一个正在疯长身体的青年来说,吃饭问题更为紧要。但事实是缺油少菜,粗粮为主,肚子里总是感觉空空的,吃上一顿酸菜都成为奢望。可不久青年习近平便对粗粝的杂粮咽得下、吃得香,对陕北的饭菜还很有感情。看一个人能不能吃苦,从饮食上就能判断出来。“近平肯吃苦,嘴一没不细”,这是老乡对他肯吃苦的夸奖。对待劳动的态度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意志品质。有些人怕劳动,有些人挑肥捡廋,有些人磨洋工。但青年习近平从一开始不适应高强度的劳动,挣的工分没有妇女高,两年后就拿到壮劳力的10个工分,成了种地的好把式,后来又成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延川县先进青年。村民回忆说:“近平干活能受下罪,吃下苦,一点儿城里娃娃的娇气劲儿都没有”,“近平从村里往地里挑粪,那扁担把他的肩膀磨得一层一层掉皮、出血。他就把衣服脱下来,垫在肩膀上。垫的薄了,不管事儿,扁担还是磨得肩膀受不了;垫得厚了,使不上劲,扁担又容易掉下来。没过多久,近平的肩膀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就不怕扁担磨了,也不用垫衣服了”。陕北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劳动生活,锻造了他刚强的意志品质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当然,最难的是过思想关。习近平总书记在自己的回忆中说:“在上山下乡时,我年龄小,又是被形势所迫下去的,没有长期观念,也就没有注意团结问题。后来,听了姨姨、姨夫他们的话,我努力跟群众打成一片。一年以后,我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劳动关也过了。”

常言说,刀在石上磨,人在苦中练。每个人都有一个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有了知青“这碗酒垫底”,以后人生岁月中遇到的各种风浪和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等过了思想关,一切就顺理成章,就再也没有能够难倒青年习近平的事,面对一切困难,他都能够坦然处之,乐观看待。

有数据表明,1969年到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有26601人,到1972年因国家招工、招干、招生、征兵以及病退、困退共11955人,1973年走了11709人,1974年走了1241人,1975年初又走了705人,到1975年末,整个延安地区仍待在农村的北京知青只有991人,占最初下乡知青的3.7%。到197510月,青年习近平最后一个离开梁家河村到清华大学学习,他也成为最后离开延川县乃至延安地区的极少数北京知青之一。回望这段知青岁月,很多人有自己的反思,乃至在文艺界掀起了伤痕文学思潮,其基本内容是把上山下乡看作是一场不堪回首的恶梦,基调是一种愤懑不平心曲的宣泄。对这段经历,青年习近平更多是以积极乐观、平和理性的态度面对,既看到艰苦的一面,更能从中寻找到成长进步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感慨地说:“七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后来遇到什么困难,就想起那个时候在那样的困难条件下还可以干事,现在干嘛不干?你再难都没有难到那个程度。这个对人的作用很大。一个人要有一股气,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就能处变不惊、知难而进。”20181212日,青海省委书记王建军在青海民族大学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时,向青年学生郑重推荐《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时说了自己真切的感受:“我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没有白吃的苦,你吃的苦都会照亮前方的路,你的付出都会变成礼物,你的努力都会成为财富。”我自己作为一名70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也吃了不少苦头,深知农村之苦、农民之难,但走过来以后,感觉苦难未尝不是一笔财富,至少比城里人更能体会奋斗的滋味,也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支撑青年习近平的力量是理想信念。在梁家河期间,青年习近平没有因为条件的艰苦和命运的不公而抱怨和气馁,心中始终抱着对党的坚定信仰。他先后写了八次入团申请书,十份入党申请书,可谓愈挫愈坚、矢志不渝。曾国藩强调:“吾生平长进全在受辱受屈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养其志”。就是说每当失意之时则咬牙励志,不灰心不自馁不屈服。“我那时已没有那种凄苦之感,或者是一种自卑感,只是一个感觉,就是党内、团内好人越多,坏人会越少,不入白不入,除非你不能让我入。”青年习近平靠的就是一种对党朴素的感情,申请入党。而入党的目的,则是为了改变眼前这些受苦大众的生活。习近平总书记说:“15岁来到黄土地时,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上山下乡的经历对我们影响是相当深的,形成了一种情结叫‘黄土情结’。在遇到困难时想到这些,就会感到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现在,我们每个人特别是青年人总是面临种种抉择,有时候还比较迷惘、彷徨,看不清前进的方向,有的人取得成绩沾沾自喜、追名逐利,遇到问题怨天尤人、垂头丧气,对自身、社会、人生的理解很肤浅。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没有解决好理想信念这个总开关问题,没有找到人生的价值所在,没有看清我们所处时代的使命与自身的担当,缺乏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精神,缺乏豁出去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视察座谈时曾说过:“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去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这些话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思。当前,党的奋斗目标就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我们的国家离世界舞台的中央越来越近,我们的民族洗刷百年屈辱、扬眉吐气、阔步前进,我们每个人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新时代,生逢盛世,每个人都需要围绕这个时代谋划未来、创造有价值的精彩人生。

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深刻阐明了欲成大事者,必须要有过人的意志。清朝诗人郑板桥的古诗《竹石》写到:“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一种坚韧顽强和刚劲的风骨。梁家河七年正是青年习近平锻炼意志的人生第一站。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他身上,我们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当遇到压力和困难的时候,谁有毅力、有定力、有耐力,谁敢面对、能坚持、扛得住、不放弃,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存仁心,心中为念农桑苦

 

存仁心,也是青年习近平最让我感动的地方。

为人稳重是青年习近平给人的突出印象。文安驿公社干部杨世忠说:“我对近平最初的印象,就是感觉到这个十七八岁的后生显得很成熟、稳重,言谈举止、做事为人就像个大人一样,根本不像同龄的有些娃娃那么浮躁、不懂事。”很多村民反映:青年习近平“劳动能吃苦,很忠厚,很踏实,从不溜奸耍滑。他话也少,从来不跟人乱开玩笑,也从不骂骂咧咧、打打闹闹”。

青年习近平很好地做到了与人为善。梁家河村民张卫庞说了一句很让人感动的话:“再糙的饭近平也吃得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青年习近平与人交流、谈话的时候,即使对方是再穷的人,他也全神贯注地倾听,不像有些人,见了穷人就扭过头去。“在习近平眼里,没有高高低低,没有看得起谁,看不起谁,他待人讲话,总是面带笑容,总是很和气。”看得起穷人,从根本上说体现了一个人的善良品质。“近平这个人,心地非常善良。按陕北人的说法,很‘仁义’。他在梁家河,对贫下中农,对老人、儿童、残疾孩子,都是一片爱心,真诚相待。”心底善良的人,总是能够设身处地地替别人考虑,让人感到温暖。村民聂瑞兰回忆习近平到她家里吃饭时的情况时说:“近平从兜里掏出来粮票和钱塞给我,我说什么也不要,他拗不过我,就走了。等他走了以后,我去收拾桌子。拿起碗后,我才发现碗底下压了12两粮票和3毛钱。那时候,这些粮票和3毛钱,可是超过这两碗热汤面几倍的价值了。”这里既体现了那个时代干部的作风,更显示出青年习近平与人为善的优良品格。还有很多与人为善的故事,比如掏光自己的钱和粮票给讨饭老人并把外套脱给人家,帮助冯俊德老人拉车,给张卫庞送棉被、大衣、针线包,给吕候生治腿病,和和气气对待智力上稍有欠缺的“灵娃”,将个人奖品三轮摩托车换成村里用的手扶拖拉机……从这些点点滴滴的故事中,我们更加亲切地感受到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青年习近平的仁爱之心。与人为善,这既是个人道德水平的标志,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家风家教。开国元勋习仲勋家教极严、家风极好。习仲勋曾对子女们说:“我没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了个好名声!”他也曾说过:“我这个人呀,一辈子没有整过人,一辈子没有犯‘左’的错误。”这些话体现的是革命家习仲勋与人为善的高尚品格,青年习近平也很好地传承了这种家风和品格。

青年习近平始终怀着感恩之心。应该说,七年的知青生活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人生道路上是一个重要阶段。虽然他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虽然后来职务越来越高,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怀感恩,不忘初心。离开梁家河以后,他始终没有忘记乡亲们,从多次信件往来中,从在不同地方接待乡亲并给他们治病的举动中,从协调解决村里很多困难问题中,从1993年重返旧地中,我们真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深意长,真是应了他自己说的那句话,“当我离开梁家河,人虽然走了,但是心还留在这里。那时候我就想,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2015213日,习近平总书记回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父老乡亲时,跟村里的老朋友、老熟人,全都见了面,还跟村里人合影,到各家各户去看,还视察了果园、农田。他这次回去,与当初离开梁家河整整时隔40年,但他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不光是经常联系的人,就是那些40多年没联系的人,他一见面就能认出是谁,大名、小名也都能叫出来,而且梁家河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沟叫什么名,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体现的是什么?我想就是对这块土地的深厚感情,对父老乡亲的一种深情厚谊,归根结底就是一种感恩之情与仁爱之心。

胸怀苍生的领袖情怀。《孟子》说:“仁者,爱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胸怀苍生,心系人民,不断把自身“仁义”品德升华为德被天下的“仁政”,并坚持以人民立场为主线,把民心民愿作为“第一信号”、安民利民作为“第一选择”、民情民意作为“第一标准”,全力以赴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尤其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在华夏大地描绘出民生改善的壮丽画卷,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空前增强。立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这里面体现的是总书记一以贯之、质朴真挚的为民情怀。立足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薄弱的实际,他还一再强调,“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充分体现出各民族同荣辱、共进退的手足之情,释放出为最广大人民谋福祉、求幸福的博爱精神。中国历来推崇“仁政”,儒家始终强调“民为重”,《三国演义》塑造的刘备就是最为典型的仁君形象,刘备在危急关头不忍弃民不顾“携民渡江”的故事令人感动。刘备的故事毕竟还有虚构的成分,而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发出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总书记还说过:“像爱自己的父母那样爱老百姓,为老百姓谋利益,带着老百姓奔好日子,绝不能高高在上,鱼肉老百姓,这是我们共产党与那些反动统治者的根本区别。”这种政治宣言、人民立场、博大胸怀,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特征,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这一切都与他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艰苦知青岁月息息相关。

历史和实践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没有一个伟大的人民领袖,民族复兴的伟业就很难成功。王沪宁在其《政治的人生》中曾指出:“什么是政治家?应该是具有至死不渝的信念、学贯中西的知识、高山仰止的人格、高瞻远瞩的眼光、百折不挠的毅力、海纳百川的胸襟、总揽全局的能力,等等。中国的民主革命依靠了一个杰出的领袖集团,现在也需要。”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一个伟大政治家的全部特点。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从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不断成长的动人故事中,感悟成才之道,汲取精神力量,学习领袖、热爱领袖、忠诚领袖,热爱学习、肯于吃苦、心存仁爱,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放飞青春梦想,担当强国使命,努力成为堪当时代大任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077次访问,全刊已有337065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