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对母校永远想说的就是“感恩”
作者:苏东曲

1986年,我带着家人的喜悦和对我的重托,进入了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青海民族学院理化系化学专业学习。时光飞逝,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近日,当我收到母校宣传部寄来的约稿函时,真是受宠若惊。离开学校这么多年,母校还记得我这位离家的学子,虽自感有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好,但是为母校做点事情,是一名学子的本分。对于母校,我永远想说的是感恩。感恩母校对我的培养,感恩母校给予我希望,感恩母校让我有今天的成绩……

我是一名藏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员,就读于民族院校,深切感受并享受了党的民族优惠政策,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受益者。在民院读书期间,学校不收取任何学费,还每月为我们提供绝大部分的伙食费。在学校,我们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掌握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性,对“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三个离不开”思想有了深刻的理解。在民族学院,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吸收,我们和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同学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和睦共处,感受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在和不同民族的同学接触交往中,我们懂得了包容,懂得了接受,也懂得了欣赏。这些对我以后走向工作岗位,很好的服务民族地区,都有很大的帮助。

大一学年,我们班36名同学。到大二时,转到外系11名,另有2名同学从85级留到我们班。这样,从大二开始,27人的大家庭组成了我们的班集体。当时的学习生活很单调,没有丰富的娱乐活动,更没有手机电脑。上午的理论课和下午的化学实验课构成了我们学习的全部。吴启勋老师是我们的系主任,是一个顶级的化学家。吴主任很敬业,默默无闻,做学问踏实认真,受到很多师生的敬重。当时西宁市有一家天河洗衣粉厂,其洗衣粉的配方就是吴启勋主任研制的。大二时,学校给我们开设《有机化学》实验课,期间有一节内容便是用动物油加一些化学制品生产肥皂。这一部分的实验课激发了很多同学对实验课甚至对化学专业的兴趣,尽管我们做的肥皂像是面团,还带着手印,和市面上出售的方方正正的肥皂比起来显得丑陋很多,但是同学们还是将做好的肥皂兴致勃勃地拿到宿舍洗衣服,刷球鞋,忙得不亦乐乎。李生荣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给我们上实验课。李老师为人和蔼、上课认真,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们毕业后,他一直在民族大学担任管理工作,后来担任青海民大的副校长,直到退休。还有给我们讲授《结构化学》的马生元老师等等,都教会了我们很多专业知识和做人的道理。

作为理化生的我,喜欢文学,对历史也很感兴趣。学习专业课之余,我还听过芈一之先生讲历史课。芈先生讲课很有激情,对历史问题研究得很透彻。从那时起,我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民大的校园环境优美,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英华楼里留下了老师们的谆谆教诲。课堂之余,也有一些文艺青年或坐在草丛中,或站在操场上,仰望天空,抱着吉他,哼着流行音乐,洋溢着青春的气息。现在看来,当时的很多流行歌曲都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了时代经典。每每听到熟悉的旋律,总能从中找到逝去的青春和一路走过来的回忆。从青春年少到两鬓斑白,感慨的是回不去的青春,不变的是对校园生活的无比留恋。

在上世纪80年代末,全国上下很多家庭都没解决温饱问题,处于青春期的我们更是如此。虽然学校每月补助20多元的伙食费和5.4元的零花钱,再加上家里有时候补贴几块钱,但还是难于填饱年轻时无底洞似的胃。在大学几年里,“饿”一直是我生活的主题。因为饿,我们曾翻墙跑到农田里偷萝卜、偷黄瓜,偷一切能生吃的东西,也干过一些所谓的“坏孩子”的专利的事情,现在想起来,几分年幼无知,几分青春无忌,也有几分对为了我们操碎了心的老师和家长的愧疚,还有几分对视果实为生命的农民的不敬。快毕业时,我们利用课余时间卖明信片,利用假期时间打些零工,赚取部分生活费用。那时的我,非常渴望尽快成长起来,尽早减轻家里的负担,早日走向社会实现自己的抱负。

即使在大学里常与“饿”相伴,也阻挡不了我们奔跑的激情。当时的体育课尤其是篮球课是很多男同学的快乐时光。体育老师李加、陈宝军、加曲、韩德荣等的球技都相当好,在我们眼里,完全可以和美国职业联赛的水平媲美。只要有篮球赛,不管有多忙,我们都要腾出时间去观看,为参赛者呐喊助威,那种激情,绝对不亚于现在的年轻人看NBA

大学时的我,年轻气盛,对很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毕业时,有感于对化学专业的思考,我还专门给当时的校长写了一封信。信中建议对化学专业方向进行调整,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注重食品药品安全,使化学专业跟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联系亲密,更加贴合社会实际。虽然那封信最终石沉大海,但现在想来,当时那些或是稚嫩或是大胆的想法和做法构成了我多彩的大学生活,成了我抹不去的青春记忆。

19907月,我的大学时光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之后,我先后在祁连县粮食局、祁连县政府、海晏县政府等部门工作,担任过祁连县政府秘书、祁连县委办公室主任、祁连县政府副县长、海北州团委书记、海北州政府副秘书长、海北州旅游局局长等职。无论我走到哪里,在青海的山山水水间,总能遇到和我一样从青海民族学院走出来的校友。母校就像一张网,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学子的心连在一起,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是民院人。即使互不相识,只要说出“青海民族学院”这几个字,便变成了我们共同的语言和骄傲。母校又像蒲公英,将无数的种子播撒,在广大的民族地区生根发芽。一代代民院人扎根高原,奉献青海,无怨无悔地服务于民族地区,为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与社会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经的青海民族学院已经荣升为青海民族大学,实现了她的完美蜕变。今天的青海民族大学无论是办学规模还是办学条件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转变。“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不论母校怎样变化,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始终不变。现在的我,每隔几个月都会带着妻子和女儿,漫步在校园,看着熟悉又陌生的环境,给她们讲述当年的青海民族学院和当时年轻的我,告诉她们,就是在这个不大不小的院子里,培养出了数万名的优秀学子,他们正在为青海的建设作着自己的贡献。

 

苏东曲,男,藏族,19696月生,青海乐都人,19907月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理化系。现任青海省海晏县政府县长。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275次访问,全刊已有3383903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