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做一名合格的研究生
作者:◆法学院二○一五级法律硕士(法学)班 雷帅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自己已经度过了一年的研究生生活。这一年里自己成熟了不少,也感悟了不少,特别是在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后,决定对自己的人生目标做一个梳理,重新出发!

    习总书记说,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说到自己的感悟,我想说的第一点就是信仰。信仰这个词在今天或许不但不会让人觉得庄重,反而会招来一片嘲笑。的确,在这个物欲横流、网红遍地、“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年代,谈论信仰或许的确让人觉得可笑。但是,我却把信仰排在了自己价值观的第一位,因为在我眼里,当今的中国高校学生,最缺的恐怕就是信仰,而真正能够为人一生提供动力的恰恰应该是信仰。

    信仰的第一内涵,应该是爱国。首先,我想提三个问题:第一个是,如果你用三年时间从美国名校拿到博士学位,导师说只要你留在美国跟着他,他保证你会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你会怎么做?第二个是,如果你的爱人回家告诉你他要调动工作了,去哪、去多久以及做什么都不能说,你会怎么做?第三个是,如果因为你的努力让中国在某个领域拔地而起,你希望得到国家怎样的奖励?我自己用这三个问题问过自己,自己能做到哪一个,每次问都感觉自己很纠结,难以抉择。然而我的偶像却用自己的一生给了我答案。26岁,他用不到3年的时间拿到了美国的博士学位,拿到博士学位的第九天回到了1950年一穷二白的中国;34岁,他回家告诉妻子,他要调动工作了,去哪、去做什么和去多久都没有说就离开了家;61岁,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理论设计的总负责人,他一共获得国家奖金20元,其中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没错,我的偶像就是邓稼先。我特别崇拜上世纪国家百废待兴时在国外毅然抛弃优厚的物质生活和优越的研究条件而回国的专家学者,认为他们才是国家的脊梁。反观今天的国民,动辄去日本抢购马桶盖,去韩国采购化妆品。我们这个民族距走出“阴霾”还不过百年,伤痛已经被有些人遗忘的干干净净,对于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很薄弱。2008年北京奥运期间,我们的海外同胞满怀激情地为火炬护航的场面没有出现在例如CNN之流的国外主流媒体的报道之中,关于海外分裂势力阻挠火炬的报道却是全程直播。国外势力居心叵测,国家安全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平静。研究生比本科生更进一步提升了境界,理应树立坚定地信仰,热爱自己的国家。学术上我可能永远无法企及邓稼先先生之一毫,但我希望自己能像邓先生一样,为国家的复兴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吾虽已非少年,仍志在国强!

习总书记说,青年应该在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础上,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开拓。当然,归纳为两个字就是勤学。研究生也是学生,自然学习和科学研究是本业,对真知的追求应该更加如饥似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不是百米赛,任何一个阶段的放松和掉以轻心都可能会功亏一篑。从小学到大学,身边的同学换了一批又一批,但发现任何一个阶段都有后来居上者和自毁前程者。小学时班里最聪明的上了初中后喜欢上了抽烟打架;初中时学习好的高中喜欢上了谈恋爱;高中的学霸进入大学后天天宅在宿舍打游戏,以至于考研不成,工作又没找到。学生的本业自然是学习,但我从来不赞成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也不赞成那种局限于读书的学习。恰如现贵州大学校长、曾经获得“浙江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称号的郑强教授讲的,“读大学不是只为了读书,而应该多去体味大学的历史和文化。”他说过,浙江大学最珍贵的不是可以看得到西湖、钱塘江的美景,而真正值得珍惜的是竺可桢校长带领浙江大学学生西迁几千里在遵义的湄潭办学七年所树立的“求是”校风。

    当今,有人觉得读书无用,读书和致富关系不大,所以毅然放弃读书而从事其他行业;有人觉得读书还是有用的,是找个好工作的前提。我个人是两种观点都不赞成的,或者说都不欣赏。因为两者都把读书看的太过功利化了,当然这也反映了我们今天这个功利世俗的时代追求。联想起当年冯小刚导演的一句话“为了赚钱去买矿,干嘛拍电影啊?”,读书何尝不是一样。读书不是仅仅为了糊口,而在于丰富一个人的内涵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依稀记得,某节目清华学霸问高晓松自己以后该找什么样的工作,高怒批到“名校是国之重器,不是仅仅让你找工作用的,你是清华里的学霸,今天问出这样的问题我很失望”。我希望自己单纯点,抛开杂念、放下包袱,可以在研究生阶段静下来好好学习、潜心研究,不负韶华!

    习总书记说青年要锤炼高尚品格,德才并重。我想应当是人格独立和明断是非,也就是明辨!有位公众人物在一档脱口秀节目说到,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崇拜知识的时代,而是在比着秀无知、秀下限。打开网络,铺天盖地的网红和小鲜肉成为了人们乐趣的最大来源;凭着“富二代”的光环成为国民老公的他只要开直播下面有无数少女在喊着“老公”以及诸多少儿不宜的露骨字眼。有位电影圈人士说过,好莱坞拍电影、电视剧的周期很长,一般要准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而今天的中国电影、电视,从开拍到上映几个月,甚至有些夸张到一个月就和观众见面。难道中国电影已经发展到比好莱坞更高的水平了?不,是中国的“大腕儿”已经发展到不背台词了,在说台词时只数该句台词几个字,完了“1234567”只念数字,后期再有人去配音;音乐方面更是像大家看到的,只要长得够小鲜肉、傻白甜,只要会扭跟着瞎哼哼就可以红。被各种娱乐蒙蔽双眼的不仅仅是普通民众,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何尝不是如此。身为研究生的我们,理所应当地追求自身的人格独立,具备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应该随波逐流。

再者,我认为研究生应该具备明断是非的能力,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每当我们自己在食堂打饭排队时,看到别人认识前面的人而插了自己的队时,我们都心里暗骂没素质。但第二天我们去食堂发现前面长龙似的队伍中有自己的同学时,我们又何尝不想插队。我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这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自己在抱怨这个社会不公平,投机取巧者众多;另一方面在自己有机会走捷径时又毫不犹豫地选择捷径。比如我的一个普通本科毕业的同学,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工作回到家,整天就在抱怨社会不公平。而当别人告诉他有机会托关系进入某单位时,他又表现的激动万分。我们中国人持这种矛盾心态的人数不胜数,一方面抱怨社会不公,另一方面自己有机会在这种“不公”中获利时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利用“不公”;一方面我们在某些群体面前过于自负,另一方面在某些群体面前又过于自卑。只有具备独立的人格和明断是非的能力,或许才能避免自己成为人格分裂的患者吧。

    具备独立人格的知识分子应该是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我们不应该仅仅为了入党和评奖学金加分而加入学生会或者做一些自己或许并不喜欢的事。人生是怎么样的,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感受,一辈子都在感受抱怨,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抱怨的一生;一辈子都在感受感动,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感动的一生;一辈子都立志于改变社会,那么你的一生就是斗士的一生。恰如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到的一切都是佛;而苏东坡心中是牛粪,所以看到的都是牛粪。研究生的我们应该是心中充满信念、胸中满怀激情、行动比语言更快的群体,同时,要明辨善断,切不要在成熟的过程中变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人。

    学习了习总书记关于青年成长成才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犹如醍醐灌顶,自己更加坚定了前进的方向,收拾行囊,准备出发!

青海民族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428次访问,全刊已有3371920次访问